第二百八十三章成为伍封后,回望吴钩越剑(五) (第2/2页)
伯嚭未免有些太看不起他了。
“伯嚭,寡人信先王的识人之术,更信寡人的人格魅力。”
伍子胥教养出儿子,怎么可能说假话呢。
说他闪闪发光,那他就是闪闪发光。
说他英明神武,那他就是英明神武。
伯嚭再一次无言以对。
在此之前,他从不知王上如此自恋。
那他费尽心思上眼药,有何意义?
“当然,卿对寡人之心,寡人深感欣慰。”
伯嚭还欲开口,就听殿外再一次响起了那道熟悉的声音“吴王夫差,你难道忘记了越王的杀父之仇。”
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
“王上,这伍封实在……”
“我没忘。”夫差正了正衣冠,一本正经道。
答完,夫差才转头看向伯嚭“卿何言?”
伯嚭勉强挤出一缕笑容,奉承巴结“伍封实在年轻力壮,忧国忧民。”
本来,他想说的是以下犯上,目无尊卑。
但,很显然,王上乐在其中。
他从没想过,王上竟然好这一口。
“卿可还有事奏?”
“寡人要处理国事了。”
夫差表示,被伍封目光灼灼的盯着,他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压力如山重。
闲谈,那得偷摸来。
伯嚭:他这是被下了逐客令了吗?
所以,爱是会转移的,对吗?
自王上继位后,他全心全力的辅佐顺从王上,助王上在朝堂树立威信,到头来竟还是比不过处处忤逆的伍子胥?
比不上伍子胥就算了,如今就连伍封都不如了?
还是说,在王上心中,唯有似伍子胥这般的诤臣才算真正的有风骨?
不怕死,不怕得罪人,也不在乎什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。
难道,这才是王上心中渴求的臣子吗?
荪歌看着在殿中微微屈着脊背的伯嚭,轻叹一声。
伯嚭与伍子胥经历相似,因有共同的仇人,也曾有过一段志气相投蜜里调油的时光。
伯嚭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,是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。父亲是楚王左尹,素有贤名,深受百姓爱戴。
后遭人忌恨进谗,被楚令尹所杀,株连全族。
伯嚭侥幸逃生,投靠同出楚国的伍子胥。
可以说,伍子胥是伯嚭青云路上的第一个助力。
经由伍子胥推荐,伯嚭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吴国大夫,扶摇直上。
为报家仇,也为报知遇之恩,伯嚭尽心竭力,为吴国强大出谋划策。
这段时间,伯嚭视伍子胥为恩人。
只是,到后来家仇一报,心中的那股气一散,人就有了寻常的欲念。
此时,他只是妒忌伍子胥,生怕被伍子胥分去夫差的宠信,分去手中的权力。
到后来的所作所为,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做实了佞臣之名。
后来人戏称,伯嚭是吴国的罪人,越国的功臣。
伯嚭自殿中而出,站立在荪歌面前,眼神晦涩难懂。
荪歌垂首“太宰。”
“相国的公子,也是深藏不露啊。”伯嚭勾勾蠢,似是赞叹,又似是讥嘲。
本以为,伍子胥性直口快,伍封庸庸碌碌,却不曾竟能想出这么个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