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83章:权利之毒 (第2/2页)
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,很多三国爱好者认为曹操是一个重视才能胜过重视出身的君主,即所谓的“唯才是举”,但如果真的去了解曹操在用人上的一系列举措后,就会发现这句话并不怎么靠谱。
建安十五年,也就是公元210年,曹操发布了《求贤令》,诏令最后一句说:“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,吾得而用之。”他发布这道诏令,是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。“唯才是举”由此得名。
那么,曹操是不是真的“唯才是举”呢?实际情况可能要残酷很多。
我们先来看看曹操麾下的人才构成。根据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的记载,曹操麾下的文武力量主要有以下一些人:
以荀彧、荀攸、贾诩、郭嘉和程昱为首的谋臣集团,这五人被称为曹操五大谋臣。在这几个人中,荀彧和荀攸叔侄出身于颍川荀氏,这个家族在东汉王朝的官僚集团内部一直属于顶尖级别的士族,常年盘踞在三公九卿的位置上;郭嘉跟二荀是同乡,而郭氏是东汉王朝内部掌握司法部门的家族,历代都担任司法部门的主管官员;
贾诩和程昱,前者的家族是凉州地方豪强,贾氏也是常年担任九卿的士族,后者的家族在其家乡的地方官员上也频繁活动,可以说方面大员。这证明了,至少曹操的主要谋臣没有一个是出身卑微的普通知识分子。
以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于禁、乐进、张辽、徐晃和张郃组成的武将集团。
这些人中,两夏侯是曹操的姑表兄弟,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,曹仁是曹操的堂弟,也是一直跟在曹操背后的马仔,他们或多或少是跟曹操有血缘关系或者亲属关系,且是好几代家族都有互相联络的姻亲死党。
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一手从士卒提拔上来,着力培养的嫡系。张辽、徐晃和张郃是从别的军事集团投降过来的将领,他们在曹军中的角色主要是救火队长。
三人虽然打仗勇猛,智勇双全,但是几乎从没有率领大军团独立作战的机会,其中原因,就不言而喻了。曹操对这些外来人员,始终不信任。这种用人方法,和他所标榜的“唯才是举”是不相符的。
公元210年,已经是曹操人生的晚期,诏令发布十年后,曹操就因病去世。而在这十年之中,曹操统治的领土没有实现大规模的扩张,朝政也没有大的改观。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把《求贤令》中对于人才的渴求和表达出的意愿当真,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曹操已经明确了招揽人才的方针,事业上却没什么进步?难道华夏大地真的“野无遗贤”?
或者曹操招揽的人才都是无能之辈?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,况且在《求贤令》颁布前的两年时间,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,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转折,
甚至可以说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统一中国的希望,那么这个时候发布的《求贤令》,真正能够起到的作用,或许是宣传和安定麾下人才之心或是表达一种对事业的正面态度,以此来挽回之前作战所损失的声望。
这种象征性的态度其实要远远大于它实际上能够起到的作用,“唯才是举”,或许真正的价值也是在这里!
衣带诏事件存在诸多疑点,这应该是汉献帝一生中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一次机会,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计划会被泄露出去呢?
当时曹操准备迁都许县,汉献帝知到如今曹操当政,自己日后还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,所以秘密写下诏书缝在衣带里传给董承,让他想办法除掉曹操。
参与衣带诏的人还有种辑、吴硕、刘备等人,但因为遭到提前泄密导致计划失败,汉献帝虽然没事,但整个朝廷被曹操来了一次大清理,很多官员都因此丧生,究竟是谁把衣带诏透露给曹操的呢?
衣带诏是被董承家奴秦庆童和董家婢女告密,因为秦庆童私通的事被发现,他为了报复董承才向曹操泄密。不过如此重要的事情,一个小小家奴怎么可能会知道呢?
所以演义当中的说法还是有些牵强,董承做事谨慎,他知道一旦计划败露所有人都活不成,所以绝对是把警惕性提到了最高。难道是曹操一早便在汉献帝身边安排了耳目,所以才被及时发现?其实也不太可能!
当时汉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没有来到一个水火不容的地步,汉献帝知道自己是被董卓扶持起来的傀儡皇帝,今后很难再拿回朝政大权。或许想急于除掉曹操的并不是汉献帝,而是董承等人,董承可不想董卓死后朝中又来了第二个董卓。
所以便在汉献帝耳旁开始危言耸听,想以汉献帝的名义除掉曹操,这样也算名正言顺,毕竟当时曹操救驾有功,乱杀功臣可说不过去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:“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,当诛曹公。”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汉献帝把衣带诏交给董承,而是董承私自对外宣称自己拿到了汉献帝的衣带诏,因为“辞”在当时是宣称的意思。
如果这只是董承单方面宣布,那衣带诏的分量就要大打折扣了。其实历史上董承也并不是什么一心向汉的忠臣,只是在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位大忠臣形象。
所以说,如果汉献帝压根就没参与这件事,那衣带诏被泄露出去的几率就要大得多了。
毕竟董承为了说服其他人参与,难免会被隔墙有耳,而且曹操有荀彧的辅佐,应该早就知道要对谁提早防范。
演义或许是为了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,还描写衣带诏是汉献帝用自己的鲜血书写,以汉献帝的性格来看实在不像是他能做出的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