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> 第0804章:禅让

第0804章:禅让

第0804章:禅让 (第2/2页)
  
  怎么办?
  
  作为平民阶层代言人的墨家,就创制了一套说辞作为平民进身的理论依据。
  
  其核心就是“尚贤”——
  
  无论什么人、什么出身,只要“贤”,作为圣哲明王就要启用他们,让他们当大官、提高地位。
  
  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,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
  
  ——《墨子·尚贤上》
  
  甚至可以把王位让给他。
  
  反过来说,能不拘一格起用民间人才的君主,才是圣哲明王,才会出现太平至德之世。
  
 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谋出路。
  
  为了配合这个观点的宣传,墨家又编了许多谎话来做“证明”。
  
  比如:
  
  古者舜耕历山,陶河濒,渔雷泽,尧得之服泽之阳,举以为天子,与接天下之政,治天下之民。
  
  ——《墨子·尚贤中》
  
  你看,舜只是个农夫,帝尧却举用他,让他接自己的班,做了天子,治理万民。
  
  但根据司马迁的《史记·五帝纪》的记载来看,传统的五帝系统是有致命硬伤的。
  
  五帝本纪最后几句,他是有交代的。
  
  原来这五帝是从儒书中挑选出来的五帝德和帝系姓。
  
  太史公是这么说的:
  
  學者多稱五帝,尚矣。然尚書獨載堯以來,而百家言黄帝,其文不雅驯,荐绅先生难言之。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,儒者或不傳。
  
  到了司马迁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局面,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,问题是,司马迁要是给他们做传,该听谁的?
  
  要知道司马迁是在董仲舒门下听过课的,但主要是春秋公羊传,老董是公羊大家,干啥都一股公羊味,这事对司马迁的影响是,要以儒书入手。
  
  司马迁调查的结果是,大戴礼记中有讲五帝的,而且它的记载还不像别的纬书中说的那样不雅驯,于是基本上照抄了下来。
  
  这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做法,相反他是用了个二证法,结合书上说的,再去实地查考,听取别人口头相传的事迹做对比,在那个时代,大抵算得上最科学的办法了。
  
  但太史公距离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有3000年了至少,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到实地去考察商末周初的事情,这去实地考查的话,有成绩么?
  
  更何况上古河流改道现象严重。
  
  所以我们可以轻松的在文献中发现谬误:
  
  黄帝者,少典之子。帝颛顼高阳者,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。帝喾高辛者,黄帝之曾孙也。高辛父曰蟜极,蟜极父曰玄嚣,玄嚣父曰黄帝。帝喾娶陈锋氏女,生放勋。娶娵訾氏女,生挚。帝喾崩,而挚代立。帝挚立,不善,崩,而弟放勋立,是为帝尧。虞舜者,名曰重华。重华父曰瞽叟,瞽叟父曰桥牛,桥牛父曰句望,句望父曰敬康,敬康父曰穷蝉,穷蝉父曰帝颛顼,颛顼父曰昌意。
  
  ——《五帝本纪》
  
  夏禹,名曰文命。禹之父曰鲧,鲧之父曰帝颛顼,颛顼之父曰昌意,昌意之父曰黄帝。禹者,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。
  
  ——《夏本纪》
  
  这里就把这些所记世系排列如下:
  
  1、黄帝、颛顼的世系:少典-黄帝-昌意-颛顼-鲧-禹
  
  2、帝喾、帝尧的世系:黄帝-玄嚣(青阳)-蟜极-帝喾(高辛)-帝尧
  
  3、帝舜的世系:(黄帝)-昌意-颛顼-穷蝉-敬康-句望-桥牛-瞽叟-虞舜(重华)
  
  看看这三个谱系,大家都是黄帝之后,彼此都是亲戚,辈分也很清楚。
  
  仔细排排座,帝尧和虞舜之间隔了三代人。
  
  从辈分上来论,虞舜是帝尧的玄孙辈,说舜接尧的班已经很危险。
  
  战国时代说尧把女儿嫁给舜,岂不乱套了?
  
  这个问题怎么解释?
  
  再看看禹和舜之间也隔了三代人。
  
  也就是说禹和尧是同辈同时的人,因而从时代上讲禹要比舜要早许多。
  
  但是典籍中说禹是接了舜的班。
  
  从这一点上已经看出这个谱系的滑稽来了。
  
  墨家大胆地创造出了尧舜禅让说,其实是把舜说成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以比喻自己,意思就是大家都要推崇贤人。
  
  我虽然出身贫寒,可是贤啊、有才啊。
  
  只要贤,连帝王都当得,为啥不能当官?
  
  为啥不能当贵族?
  
  你们凭啥不起用我们?
  
  你们那些不贤不能的人得学学古代的至圣明君帝尧,给我们让位,能让位也说明你们圣明,就是这么个目的。
  
  郭沫若在《先秦天道观之进展》一文中就论说,上古五帝中帝舜、帝喾和先商的高祖夒是同一个人。
  
  《楚辞》的《天问篇》也有一个绝好的证据。
  
  在那儿舜的传说是序在夏桀之后、殷的先公先王之前的。
  
  从前的人不明这个真相总以为是文字上的错误,或简编的错乱,其实断没有错得这样凑巧得。
  
  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‘帝’便是‘高祖夒’。
  
  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,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,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。
  
  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,遂误帝俊、帝舜、帝喾为三人,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。”
  
  战国时代,墨子学派和杨朱学派是最大的“显学”。
  
 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里说:
  
  “杨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。天下之言,不归杨则归墨”。
  
  正因为墨家学派的巨大影响,他们发明创造的“禅让”说就影响到了其他学派。
  
  其中最受影响的就是儒家。
  
  他们接受了墨家的“禅让”说,还在墨家的基础上,又创造了舜禅让于禹的说法。
  
  为这虚构出来的“历史”进一步推波助澜,一时间“禅让”说传扬天下。
  
  这里面受毒害最深的是燕国的燕王哙。
  
  他受了儒生的蛊惑,搞了一次“禅让”,于公元前312年禅让丞相子之。
  
  子之上台之后,燕国的原太子平也想做燕王,他不甘心把自己的王位拱手于人。
  
  于是举兵反对子之,意图控制燕国的政权,不想反而导致燕国大乱。
  
  这时齐宣王与中山王错抓住这个时机向燕国发起进攻,将燕国打败,齐军攻入燕国首都,生擒子之,将其剁成肉酱。
  
  在燕国大肆烧杀抢掠,引起燕国军民的反抗。
  
  中山国也借此辟地百里,夺城数十。
  
  燕国的遭遇引起其他诸侯国的忧虑,在楚国悼滑、魏国惠施、赵国乐毅等人的斡旋下,楚、魏、赵三国结成联盟驱逐齐国,燕国才保全下来。
  
  这事甚至连庄周也有评价:
  
  “昔者尧、舜让而帝,之、哙让而绝。”
  
  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  
  中山王错在临死之前,在鼎上留下自己的遗嘱,告诫自己的子孙千万不要学燕王哙君臣易位,导致国家混乱。
  
  在中山国占据相邦地位的司马憙是顾命大臣,虽然遵守人臣之道,但中山王错对他却没有丝毫信任,临死前也要告诫儿子警惕。
  
  “禅让”说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,很多人都不信它了,“禅让说”就破了产,后来儒墨都不鼓吹禅让。
  
  比如《孟子·万章上》里记载万章问孟子:
  
  “尧把天下送给了舜,有这事儿吗?”
  
  问的就是“禅让”的事情。
  
  孟子很干脆地说:“没有。天子不能把天下送人。”
  
  万章问:“那么舜所拥有的天下是谁给他的?”
  
  孟子说:“是上天送给他的。”
  
  万章曰:‘尧以天下与舜,有诸?’孟子曰:‘否!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’。
  
  ——《孟子·万章上》
  
  就这一下子,把“禅让”说抹得干干净净。
  
  因为孟子是燕王哙禅让子之之事的经历者,知道禅让说立不住脚,但是又不好公开的反对,只能转弯抹角地予以否定!
  
  到了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大儒荀子,是坚决否定禅让说的。
  
  《荀子·正理》里说:
  
  夫曰‘尧舜擅(禅)让’,是虚言也,是浅者之传、陋者之说也,不知逆顺之理,小大、至不至之变者也。
  
  荀子认为尧舜禅让就是“虚言”,是愚昧的人编造的谎话,根本就毫无道理可言。
  
  这一句就把以前儒墨曾经极力鼓吹的“禅让”给彻底否定了。
  
  他的学生韩非在《说疑》里更明确地说:
  
  舜逼尧,禹逼舜,汤放桀,武王伐纣,此四王者,人臣弑其君者也,而天下誉之。
  
  从尧舜到汤武,除了暴力篡夺就是武力争夺,哪里有什么禅让的说法?
  
  战国时期的《竹书纪年》里说:
  
  昔尧[之末年]德衰,为舜所囚。……舜[既]囚尧,复偃塞丹硃,使不与父相见。
  
  舜囚尧于平阳,取之帝位。
  
  显然也不取所谓的“禅让”说,而是认为舜用暴力篡取了尧的帝位。
  
  所以,所谓“禅让”就是墨家伪造出来的一种理想中的古史理论,在现实中也无法施行。
  
  你要信了,你就傻了!
  
  (墨家机关术……还是挺出名的……而且秦始皇陵也有墨家人的参与……本文中,龙墨就是墨家人……提前剧透一下……PS:另外说一下……历史有待考量……菠萝写的这些都是有感而发……这个月的话……剧情推进主要是写于永发上将……对于历史的认知(其实是菠萝自己……幻想当将军的我……哈哈哈(?ω?)hiahiahia)……晚上还有一更……昨天睡了8小时……精力充沛!……这个月争取……战力榜冲刺……)
  
 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点击下方的"收藏"记录本次(第815章禅让)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
  
  喜欢《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》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谢谢您的支持!!(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妖修得道,从山魈到混沌魔猿 武侠之华山岳不群 御兽从零分开始 赌石人生 重生娱乐之1990 这主播真狗,挣够200就下播 明末枭臣 科学御兽:智械战宠 电影学习系统 绝世帝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