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426章 河道总督 (第1/2页)
十一月初五,休沐。
虽是晌午,头顶的烈阳也算炽热,但京畿之地的空气中仍是夹杂着一抹寒意,不时刮起的凛风更是让路人不由自主的打个寒颤,下意识的裹紧了身上的衣衫。
但与外间所不同的是,乾清宫因为早就铺设了"地龙"的缘故,宫中不但没有一丝寒意,反倒是隐隐有些燥热,正值壮年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仅仅身穿一身常服,神色自若的坐于案牍之后,目不转睛的批阅着奏章。
"陛下,"不多时,一道轻微的问候声于朱由检的耳畔旁响起,正是一袭红袍的司礼监秉笔。
见得天子犀利的目光向自己往来,神色殷切的司礼监秉笔赶忙躬身,小心回禀道:"张大人已是到了..."
因为躬身的缘故,司礼监秉笔的目光正好放在了身前桌案,如小山一般堆积的奏本之上。
作为享有"批红"特权的司礼监秉笔,王承恩自是知晓这些如小山一般的奏本无一例外,皆是与近几日重新设立的"南京守备太监"有关。
"唔?"
"那便宣进来吧。"
听闻自己的"客人"已然到了,朱由检便是随意的挥了挥手,并将目光放在了身前一封被其翻阅多次的卷宗。
这上面,详细记载了一位官员的生平,其中内容多与治理黄河,兴修水利有关。
倘若单以卷宗上的文字来看,这位名叫张九德的官员虽是声名不显,又常年在地方任职,但其履历却堪称精彩,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"干臣"。
...
...
"臣,宁夏河东兵备道张九德,奉旨面圣。"
"吾皇,圣躬金安。"
不多时,一道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便在乾清宫暖阁中响起,也将朱由检的思绪重新拉回到了现实之中。
抬眼望去,只见得一名年纪约在六十上下,身形消瘦,皮肤黝黑的老臣跪倒在乾清宫暖阁的丝绒地毯之上,一脸激动的望着自己。
"平身,赐座。"
稍作迟疑过后,朱由检清冷的声音便是悠悠响起,其眼眸深处也是涌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。
很显然,身前这位老臣黝黑的皮肤,微微发裂的嘴唇完美符合了朱由检印象中常年在地方为官,与黄河打交道的干臣形象,与京中那些大腹便便,面色红润的臣子们形成了强烈对比。
"谢陛下。"
听闻耳畔旁传来的声音,身形消瘦的老臣有些拘谨的于地上起身,小心翼翼的坐到了司礼监秉笔亲自为其搬来的座椅之上。
他虽然早在万历二十九年便得中进士,但三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,他几乎一直在地方为官,罕有回到京师的机会,更别提行至乾清宫暖阁,单独面圣。
万历二十九年,他金榜题名,得中进士,但彼时的万历皇帝正因为"国本之争"的缘故,幽居深宫不出,并未主持那一年的"进士宴",故而严格来说,这还是张九德第一次得见大明天子的真容。
就在张九德小心翼翼的等候着天子问询,揣摩天子将其召至京师用意的时候,案牍之后的朱由检也在仔细打量着这位满脸憔悴的老臣。
不同于朝野间那些位青史留名的能臣干吏,张九德这个名字在朝中几乎没有半点存在感,尽管张九德因为治理黄河有功,已然先后多次得到万历皇帝及天启皇帝的嘉奖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